菲利普親王葬禮:英國王室一個時代的終結

Author / ALAN COWELL 2021/4/20 16:18:00 Source:紐約時報中文網

伊麗莎白和菲利普的婚禮是在我出生的那一年——1947年,當時英國對王室的尊重還沒有面臨即將到來的無情撕裂。那時候,我自己的家族幾乎能在王室生活中看到自身的影子,儘管非常遙遠。

和在週六下葬的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一樣,我的父親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母親回憶說,他被部署了長期任務,她有三年時間沒見過他。在倫敦,白金漢宮遭到轟炸。我的姑姑、叔叔和祖父母在英格蘭西北部巴羅-弗內斯的排屋也是如此,那裡離造船廠很近,是德國空軍的目標。

1953年,伊麗莎白加冕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我們聚集在鄰居家的一台小黑白電視機前,觀看被宣傳為英國首次現場直播的加冕典禮。當然,這是一個盛況空前的時刻,似乎是為了慶祝英國從戰後的貧困中重新崛起。

但到菲利普親王上週去世時,英國人早已不再緊隨王室的步伐。那面鏡子變得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王室家族和臣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分道揚鑣的?這對於君主制的未來預示著什麼?

乍看上去,可能很難從英國的國家廣播機構鋪天蓋地的恭敬報導中提煉出答案,菲利普親王的無數成就被記錄在各種個人簡介、評論和採訪之中:他在戰爭期間的記錄;他作為在位時間最長的王室配偶在國家舞台上的表現;此外,愛丁堡公爵獎(Duke of Edinburgh award)項目向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提供了建立自信和磨練戶外技能的機會。

「非凡」這個詞在他對家庭的管理、他的慈善事業和他的軍事相關背景中被頻繁地提及,簡直像咒語一樣。

但一些英國人有不同的看法。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取消了原定的節目,對菲利普親王的生平和他以99歲高齡去世做了全面報導,由此收到了約10萬份相關投訴。一些人把這個訃告節目比作可能在朝鮮發生的事。

BBC前王室記者麥可·科爾(Michael Cole)在接受其競爭對手第四新聞頻道(Channel 4 News)採訪時表示,BBC「完全搞錯了語氣」。他說,他們低沉的聲音表明,他們披上了「自封的首席護柩者」的陰鬱衣飾,這種「陰沉」的話語更適合於個人喪儀。

「我一直相信,」他說,「你不能從跪著的位置作報導。我認為我們看到了太多這樣的情況。」

然而,對嬰兒潮一代來說,親王的去世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對英國君主立憲制元首夫婦終其一生,都是國家的象徵。

人們對菲利普親王的私生活有一種親昵和寬容——是一種狡黠的點頭認可或是擠眉弄眼;還有他那些公開失態,其中一些是種族和文化方面的冒犯;就是那種與官方傳記作者相比,更受《王冠》(The Crown)劇本作者青睞的一面。他的兒子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稱他為「國家的祖父」。

但時間和熟悉並不總能讓人產生好感,也不能治癒他的言論在這個已經變得更加多樣化的國家留下的創傷。大部分人可能是在為女王而悲傷,她成了寡婦,正面臨統治時期的嚴峻時刻,沒有了那個她的加冕禮上發誓要「全心全意敬仰於你」的丈夫。

重重危機有可能顛覆她頑強奮鬥才建立起來的制度,而正如女王在1997年所說,菲利普親王一直是她「多年來的力量和支柱」。

也許有一天,歷史學家將穿透迷霧,看清菲利普親王在許多王室危機中扮演的角色,那是冷漠、正統與華麗的混合,通過這種混合,君主制在名義上的領導者執掌下,在一個不斷縮小的後帝國疆域中努力生存。

近年來,英國王室受到一系列醜聞的打擊,包括1997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的去世,以及菲利普親王的孫子、自我放逐的哈利王子(Prince Harry)和妻子梅根(Meghan)3月在加州接受歐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的採訪時發起的猛烈抨擊。

那個說菲利普親王是國家祖父的安德魯王子,就是美國執法官員想就其朋友傑弗里·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的性交易指控提出質詢的安德魯王子。

這些日子裡,幾乎沒有人想說死者的壞話,人們更願意關注親王在梅根和戴安娜這些人的人生歷史中的象徵性位置,嫁入溫莎王室對她們來說是一種挑戰,她們要接受它隱秘的行事方式,還要定義她們身在王室內外往往沒有被劇本規定的角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菲利普撐得比她們都久。然而,他的離去可能會被視為一次嚴峻而尖銳的綵排,因為在這些年裡,女王一直佔據著一個看似不可動搖的地位,成為這個國家的重心。她的任期與14位英國首相和同等數量的美國總統相當。

在這個人們心懷敬意的時刻,沒有說出口的問題是,作為家族的保證人,她要怎樣才能被取代。

在戰後的20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學生們死記硬背女王祖先的名字和血統,從都鐸王朝、金雀花王朝、斯圖亞特王朝到漢諾威王朝、乃至薩克森-科堡王朝和溫莎王朝。

在一個忠誠和志向更為分裂的時代,經久不衰的教訓可能不會來自屬於過去的名字和頭銜,而是來自這樣一個事實:除了在17世紀的一個短暫時期內,君主制本身一直得以延續下來,儘管經常面臨艱難的選擇,需要極強的韌性,以及通常是不情願或強制的更新。

現在是哀悼菲利普親王的時刻,他曾在幾代年輕王室成員的婚禮上歡迎他們,他被認為是推動了王室早期自我評估和更新的人。在未來的幾年裡,這項任務將落在其他人身上,而這個世界可能不像婚禮上歡迎年輕王室成員的那個人一樣富有同情心。